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涉险过关 (第1/2页)

加入书签

赵文华跟光头一样,同样也是一个微操太师,军事方面的才能略等于无,不过人菜瘾还太,又急于建功立业,喜欢乱插手指挥战事, 后果可想而知。</br></br> 不止如此,赵文华还是一个搅屎棍,不仅憙欢微操插手军事,关于政事、人事、财事等领域无所不插手,陷害忠良、中饱私囊、贪污受贿、巧取豪夺等等更是常规操作,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br></br> 赵文华在江南的这段时间, 江南的政治生态被其祸祸的惨绝人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整个江南都几乎成了严党的一言堂,成了他赵文华的一言堂。</br></br> 如果辅助赵文华,那自己势必不可避免的成为其茶毒江南的帮凶……</br></br> 大丈夫立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在又不是山穷水尽、必须屈身事严党的时候,既然有可以选择站着干事的机会,又何必跪下办事呢!</br></br> 不过,赵文华始终是一个问题!</br></br> 赵文华诬陷忠良的能耐,可比他微操大师的能耐强一百倍不止,在本朝也是只手可数的存在,如果用在自己身上,那自己麻烦可就大了。</br></br> 县官不如现管,这是很现实的一面,如今赵文华已经到了江南,身为钦差,成了顶头上司之一, 想要忽略他的影响, 那是完全不可能的。</br></br> 严党中枢远,而赵文华近在眼前!自己跟严党划流界限,却是不能跟赵文华完全划清界限,至少不能将赵文华得罪死,不然以后麻烦可就大了。</br></br> 拒绝是一门艺术,朱平安考虑了一番后,拱手向赵文华长长一躬,诚愿的说道:“多谢老师处处为学生考虑,为学生在严阁老面前求情,学生感激不尽,只是学生目前无意加入党派,不过,还请老师息怒,学生在此对天发誓,日后学生若是想要加入党派,一定第一时间拜请老师美言拜入严党,绝不考虑其他党派。”</br></br> 我现在不是不加入严党,而是不加入任何党派,日后若是入党派,一定加入严党。</br></br> 反正自己在大明任何时候都不会加入党争,许下这么一个承诺,等于无。</br></br> 这也是给了赵文华一个台阶,一个可以向严党交代的缘由,比直接拒绝迂回委婉了。</br></br> 不过,即便如此,赵文华闻言,依然是分外不悦,目光冰冷的注视着朱平安。</br></br> 他对朱平安的回复不满意,依然觉得朱平安不识抬举,不识时务,自己都如此放下姿态,屡次三番邀请了,竟然还不识抬举!真是岂有此理!</br></br> 赵文华的反应也在朱平安的意料之中,朱平安也知道上面一席话并不能让赵文华息怒,于是又继续往下说道:“学生虽不加入严党,但会全力协助老师完成钦差使命。如今老师此番江南,背负两项重任,一是祭海,二是督军灭倭。此两项任务,老师但有吩咐,学生必竭尽全力,为老师效犬马之劳。学生提领浙军团练,魔下有兵两千,其中见血老兵八百,健壮新兵一千二,面对倭寇,皆有一战之力,老师但有吩咐,学生定率浙军赴汤蹈火,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完成老师之命,在所不辞。”</br></br> 听到朱平安如此识趣的表态,赵文华脸上浓浓的不悦稍稍消散了几分。</br></br> 虽然朱平安没有答应加入严党,但是能够向自己示好,表态全力协助自己完成两项钦差重任,也就还不至于无药可救。属于还可挽救的那一类!</br></br> 更何况他方才还表态,日后若是要加入党派,到时候一定会加入严党。</br></br> 果然如义父所说,年轻人头角峥嵘,骨头太硬,不知道世间路难行,得敲打敲打才能长进,相对于他在京城的表现,现在他已经有所软化了,有进步了,只不过还是不够,日后还是要再敲打敲打,有信心将他收入魔下。</br></br> 所以,尽管赵文华心中还是不悦,但是对朱平安的愤怒却是消散了许多。</br></br> 其实,一开始本来打算,如果朱平安识时务、识抬举,答应加入严党,那皆大欢喜;如果朱平安不识时务,不识抬举的话,那就只能按照东楼的意思,痛下杀手,将朱平安牢牢按死在江南,势必不能让其崛起。</br></br> 如今倭患日益严重,各地官兵损兵折将,下手收拾人的机会多得是,最简单的就是到时候将朱平安派到危险之地,若是完不成任务,那就治他一个作战不力之罪,贬官降级那都不是事,若是侥幸得胜,那也抹了他的战功,多派几次,不信他次次都能化险为夷,作战得胜也不给他报功,只要有一次作战不力,那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奎于其他暗里的手段,更是多得是。</br></br> 不过,现在嘛,却是不用急着痛下杀手了,给个机会也无不可,再观察观察,敲打敲打。</br></br> 至于东楼那里,嗯,就看朱平安接下来的表现了,反正该敲打的时候还是要敲打敲打,也算是给东楼一个交代,只是敲打的力度要掌握好。</br></br> 赵文华想到这里,伸手重重的拍了拍朱平安的肩膀,语气有三分不悦三分不耐三分聊可接受的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