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图谋祭海 (第1/2页)

加入书签

天空又飘起了小雪,像一把细盐从天空飘飘洒洒,刚刚清拉干净的地面又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洁白。宫女内侍来不及休息,就又开始扫雪了,以免台除有雪易滑,若是摔着了宫里的贵人,她们可是吃罪不起。</br></br> “义父,下雪了,台阶滑,您老慢点。”赵文华殷勤备至的扶着严嵩,从无逸殿走出来,那殷勤细心的程度,便是一旁清扫的内侍都自愧不如。</br></br> “嗯。”严嵩满意的点了点头,由赵文华搀扶着前行。</br></br> “义父,您小心,这节台阶由汉白玉造就,平日还好,雪后最是容易打滑,您老稍等片刻。”赵文华说着,从身上解下狐裘披风,二话不说,扑在那块白玉台阶上,用脚踩了一下,感觉不滑后,才起身再度搀扶严嵩,嘴里说道,“这下不滑了,义父您慢走。”</br></br> “梅村有心了。”严嵩走过台阶后,拍了拍赵文华的手,由衷满意道。</br></br> “义父过奖了,这都是孩儿应该做的。孩儿能有今日,都是义父招抚之恩。”</br></br> 赵文华听了严嵩的夸奖,脸上顿时露出像是得到长者称赞的孩童一样笑容。</br></br> 严嵩老怀大慰。</br></br> “呸。”</br></br> 远处,李默瞧见赵文华解披风给严嵩铺路的--幕,分外不耻的啐了一口。</br></br> “呵,李尚书,有些人天生没有脊梁,愿意做狗儿子,你能奈他何。”</br></br> 聂豹缓步走近李默,扯了扯嘴角,附和了一句,同样对赵文华的舔狗行为分外不耻。</br></br> “聂尚书,不知今日可有时间,事关今日廷议几事,探讨一番如何?”。</br></br> 李默看到聂豹,眼睛不由微微一亮,聂豹敢于对抗严党,他欣赏的紧,不由轻声邀请道。</br></br> “呵呵,李尚书,聂某也正有此意。听说李尚书藏有好茶不知今日某可有口福?”聂豹微笑道。</br></br> “只要聂尚书不嫌弃,茶水保证管够。”李默微笑回道,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聂尚书,请。”</br></br> “李尚书,请。”。</br></br> 聂豹伸手礼让一番后,两人并肩向西苑外走去,一路低声交流不断。</br></br> 远处,赵文华已经搀扶着严嵩缓步走出了西苑了。</br></br> “梅村,你今日廷议上禀的《御倭七事》着实不错,颇有见地,倒是出了老夫的意外。可以看得出,圣上对你的《御倭七事》也很满意。”</br></br> 严嵩提到了赵文华的《御倭七事》,禁不住满意的轻声称赞了起来。</br></br> “都是义父教导之功。”赵文华腆脸笑着回道。</br></br> “呵呵,梅村,你就不用谦虚了,看得出你用心了,不错,继续努力。你们越有本事,老夫越高兴,老夫年纪大了,正需要有人帮我分忧解难。”</br></br> 严嵩轻轻拍了拍赵文华的肩膀以示鼓励,态度分外温和的笑着说道。</br></br> “多谢义父勉励,孩儿定当努力,争取早日为义父分忧解难。”赵文华趁机表忠心,继而又叹了一口气,不无遗憾的说道,“义父,美中不足的是今日廷议之时,姓李的还有那个姓聂的非议孩儿《御倭七事》中的一、四、六三策。若非孩儿反应快些且早做了准备,怕是被他们难住了。”</br></br> “呵呵,这是好事,本来我还愁怎么收拾他们,这下他们自己入翁了。你所言七事,最得圣上意的便是第一事、第六事。李默自负清高,竞然反对祭海,呵呵,你不见那些反对圣上修玄的人是什么下场?!他是自讨圣上厌恶,他在圣上心中的那点好感,至少消耗了大半,等他在圣上心中的好感消耗殆尽的时候,就是他谢幕的时候了。”</br></br> 严嵩阴阴笑了起来,脸上的褶子都晕开了许多,眯着的老眼透着精光。</br></br> “还有那聂豹,哼,圣上设江南总督,总督山东、南直隶、湖广、两广、浙江、福建等七省军事、军饷,手握近半兵权呐,呵呵,如何让人放心呢。圣上大权在握,威柄不移,必然不会置此隐患不顾,派大臣视察江南军情,当属必然。聂豹身为兵部尚书,却不能体会圣上的深意,呵呵,他这个兵部尚书算是做到头了,等着看吧梅村,短则数日,长则数月,聂豹他就得收拾东西滚蛋......”</br></br> 严嵩胸有成竹的说道,坚信不疑的预测聂豹这个兵部尚书做到头了。</br></br> 李默犯的是臧否修玄,而聂豹犯的却是嘉靖帝的大忌——权柄!嘉靖帝修玄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够万万岁万万岁的掌控全国权柄!</br></br> “啊?义父,真的假的?我一篇御倭七事,竟然还能有这意想不到的效果?”</br></br> 赵文华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脸上难掩惊讶和欣喜。</br></br> “呵呵,这也是意外之喜,谁能想到他们自己往坑里跳呢,还能拦他们不成?!”</br></br> 严嵩呵呵笑道。</br></br> “不能拦,当然不能拦,还要找几块石头,狠狠的砸他们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