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23章 周家修士降临! (第1/2页)

加入书签

目前为止,放眼这永生界,叶尘绝对有实力横推整个永生界。</br> 但最大的问题是,他无法让天地造化鼎笼罩整个永生界。</br> 天地造化鼎现在已经相当于是一方世界,生活在天地造化鼎里面的生灵,底层的修士是不及永生界的本土生灵的。</br> 而那些被叶尘特意抓进天地造化鼎里面的修士,他们的整体实力比起这永生界的生灵要强。</br> 若是将他们放出来,那些魔族修士,必然会遭受到永生界道则的压制,让他们只能发挥出来大罗境三重的力量。</br> 这也导致他不可能将天地造化鼎里面的那些魔族修士给放出来。</br> 如果不依靠天地造化鼎里面的那些魔族修士,只是凭借着他个人的力量,想要彻底统一这永生界,那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br> 但对于黄粱天域的本土生灵来说,现在所发生的事情,是他们生平仅见。</br> 那一道道紫金色的流光从天穹之上洒落而下,每一道紫金色的流光都蕴含着令人难以抗衡的威能。</br> 即使是那些修为达到了大罗境三重的邪魔,在面对这股力量的时候,也是没有丝毫抵挡之力的。</br> 叶尘的力量,仿佛已经超越了这永生界所能容纳的力量极限。</br> 当他将自己的实力彻底展现出来之后,这偌大的永生界,怕是再没有人能够对他造成威胁。</br> 而且,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叶尘是永生界本土的生灵,他所创建的大叶帝国,其核心宗旨也是为了他们永生界的这些本土生灵提供庇佑。</br> 尽管前提是要加入大叶帝国,成为大叶帝国的一部分,但这对于遭受邪魔入侵的黄粱天域本土生灵来说,加入大叶帝国的待遇,远比他们在大梁帝国要强得多!</br> 如今入侵到黄粱天域的邪魔在面对叶尘那紫金色的雨点之时,已经没有了任何抵挡之力。</br> 所有邪魔在叶尘的攻击之下,竟是全部都被覆灭。</br> 叶尘拥有如此强悍的实力,加入这大叶帝国,那他们就不用再担心自己以后会再遭遇到邪魔之祸!</br> 在叶尘处理这黄粱天域所发生的邪魔之祸时,在凉九天域,此时却是出现了一尊尊实力强悍的存在。</br> 凉九天域,伴随着大梁帝国的毁灭,以及那周家先祖的一道烙印走向毁灭,现在生活在凉九天域的生灵,是庆幸不已。</br> 第五远征军的统帅张千一,他留在了那凉九天域善后。</br> 他们正在重新构建凉九天域的秩序,以让这凉九天域彻底融入大叶帝国。</br> 可在他们兢兢业业进行重建工作之时,凉九天域之中,却是出现了一尊尊破坏者。</br> 有仙界的修炼者打通了连接着这凉九天域的通道,并且降临到了凉九天域。</br> 他们就像是邪魔一般,进入这凉九天域的第一时间,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对凉九天域的本土生灵动手,而是在暗中了解这凉九天域的力量体系。</br> 这些从仙界降临到凉九天域的修炼者,都是来自于仙界周家。</br> 周家老祖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蠢蛋,他听说过大叶帝国,自然知道能够在当前状况之下的永生界称尊的大叶帝国,到底有多厉害。</br> 周乾洪、周乾荀、周乾易等,这些人都是他们周家的天骄,是在永生界天地灵气复苏之初,就被他们送到凉九天域的。</br> 他们借着永生界天地灵气复苏的东风成长了起来,并且在这凉九天域之中开创了大梁帝国。</br> 能在一众仙界修炼者中杀出来,并且开创一个国度的势力,绝对证明了周乾洪一行人的强悍。</br> 他们代表了凉九天域的顶级战力,甚至是可以代表永生界的顶尖战力。</br> 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梁帝国在大叶帝国的进攻之下竟是分崩离析,不仅如此,他留给周乾洪的一道战影,也被大叶帝国的国君给直接碾碎。</br> 仅从这方面来看,那大叶帝国的实力,就绝对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br> 周家老祖虽然震怒,但也不是莽撞之辈。</br> 他安排了周家的一批大罗境三重之上的修士降临这永生界,他们是隐秘的打开了一条通往这凉九天域的空间通道,并且让他们进入凉九天域潜伏,伺机而动。</br> 周振影,仙界周家的核心人物,在仙界,他的修为是在大罗境七重,乃是周家有数的强者。</br> 此时,周振影待在凉九天域的青山州,他将自己伪装成为了一位金仙境九重的修士,混迹在青山州的州城,打探消息。</br> 越是打探关于大叶帝国的消息,他越是心惊。</br> 他没有想到大叶帝国的国君竟然连大罗境五重的邪魔都能够直接斩杀。</br> 拥有如此强悍战力的大叶国君,恐怕已经不是他们这些被永生界天道压制了修为的修士能够对付的了。</br> “大人,如果关于大叶帝国国君的传闻是属实的话,那么这大叶帝国的国君,此人一身修为恐怕至少是在大罗境九重了。”</br> 在周振影的身边,有四位大罗境三重的修士跟随。</br> 这四人曾经的修为是在大罗境六重,来到这永生界,受到了永生界天道的压制,使得他们的修为只能达到大罗境三重。</br> 他们是周振影的追随者,由于周振影在仙界的府邸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