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夜宿县城 (第1/2页)
夜幕降临,华灯初绽。璀璨的灯光纷纷倾洒在平静江面,投下绰约倒影,光影摇曳,熠熠生辉,如梦似幻。
满仓跨上自行车,趁着点点灯光,凭借熟悉的记忆,轻车熟路地来到李明海的小院前,轻扣木门,院里便传来二娃的焦急声:满仓哥,是你吗?紧接着,二娃的脑袋从门缝中探了出来,待看清门外站着的正是满仓,他赶忙拉开门,快步迎出,伸手接过满仓手中的自行车,问道:哥,咋来得这么晚呀?
满仓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刚去师傅那儿了,被他老人家一番折腾,实在够呛,这不,就耽误了好长时间。
师傅?你啥时候拜的师傅呀?二娃满脸疑惑,紧接着追问道:他教你啥呢?
丢石头!李明海在一旁抢先说道。
二娃满心不解:丢石头?丢石头有啥好学的呀?
李明海挠了挠头,一脸憨态地说:具体我也不太清楚,这你得问满仓了。
二娃闻言,转过头望向满仓。满仓不想让人知道自己门绝学,便轻描淡写地回应:没啥特别的,就是普通的丢石头罢了。
满仓摸摸自己肚子,向李明海问道:晚饭准备好没有,有没有酒啊?
李明海不好意思说:兄弟,我不像小姑那样厉害,我真炒不成菜,也炖不成肉,只好在国营饭店,买了一些,带了回来,在厨房温着呢。
满仓摆摆手手道:没事,这年头,有口热饭就不错了。
酱色红亮的东坡肘,琥珀色的酥肉,浓酱的红烧牛肉,红烧鱼带姜葱缀。白雾袅袅粉藕排浓汤,清炒蔬菜,油酥花生裹着椒盐,卤肉透出八角香,新蒸米饭正腾着氤氲的热气。
丰盛啊。满仓感叹道:特么的,钱啊,真是个好东西!
满仓叫两人坐下,开心吃起来。接着,他面露疑惑,问道,对了,你家里人呢?我上次来,也只瞧见你一个人。
李明海解释道:这个院子就我自己住,爸妈还有小妹住在另一个院子”
满仓挑了挑眉,半开玩笑地说道:哟,看不出来啊,你家这是大户人家,妥妥的地主范儿呀!
李明海苦笑着挠了挠头:这小院是我爷留下的老宅子,虽说能遮风挡雨,但是囊中羞涩啊。
满仓仰头灌了口啤酒,眼巴巴地打量着青砖灰瓦的小院:海哥,我要有这么个落脚地儿,睡觉都能笑醒,他突然坐直身子,道:县城里这种院子多不?
李明海夹了口菜,筷子往院外虚点:外头那条街全是咱这种院子,不过都破得不成样子了,再往外隔条街,那边的院子比咱这边齐整些。
满仓眼睛一亮,酒碗往桌上一墩:海哥,你可得帮兄弟留个心眼儿,最好找个宽敞豁亮的大院子。
你要买房?李明海惊得筷子差点掉地上,那可是值老鼻子钱呢!
“多少?“满仓随意地追问。
二娃也跟着直眨巴眼:哥,你真打算在县城扎根?
满仓嘿嘿一笑,手指在桌面上画着圈:有这个盘算。
李明海掰着手指头合计:咱这条街上的院儿大概千把块能拿下来,外头那条街的贵些,估摸得一千五往上。具体价等我去问问,清楚了再跟你细唠。
满仓端起酒杯站起身:那就全仰仗海哥了!来,走一个。
搪瓷缸子的碰击,轻响,啤酒特有的香气和着美味的芬芳在院中游荡。
李明海捏着烟卷在青砖地上敲了敲,火星子溅在旧搪瓷盆沿:兄弟,往后有啥盘算?
满仓灌下半罐啤酒,喉结在月光下滚动:蚕茧可以挣点快钱,但不长久,我最多还收一次,就不准备做了。
为啥?二娃追问道。
满仓从裤兜掏出皱巴巴的烟盒,抖出两根烟:咱动了公家的奶酪。火柴划亮的瞬间,他眼窝深陷的阴影里掠过一丝警惕,就怕有人眼红,保不齐使绊子。
筷子夹起块酥肉,油脂顺着竹筷滴在桌面上:我打算把薯干生意做起来,。嚼肉的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明天去黑市摸摸行情。
李明海吧嗒着旱烟,火星明灭间皱纹更深了:要我说,找黑市摊主代销咋样?
满仓抹了把嘴,指腹在桌面上画着圈:那帮老油条只卖自家货,谁肯给咱卖力?他掏出个皱巴巴的信封:包装才是大难题,总不能让主顾用裤兜装吧?
二娃猛地从竹椅上弹起来,差点碰翻菜碗:可以用邮局的信封,我同学二姨在邮电局,明天就去问问。
满仓摩挲着信封上的邮戳,转头问李明海:你叔家那塑料袋成不成?
李明海把烟屁股按灭在青砖缝里:那玩意儿死贵!他突然拍了下大腿:要不咱用报纸包?
满仓伸手在桌面拍了一下,说道:明天去黑市,我先摆摊,然后再去找那几个老油条摊主谈代销。二娃你去邮电局,问问信封。海哥,你问问塑料袋的事情。
李明海望着还没有喝完的藕汤,笑着说:上次在我叔家,粉条顿猪肉,那个味道菜地道,比这藕汤好喝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