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兵营号角鸣冤情 兵营文书失踪案中 (第1/2页)
抽丝剥茧与关键线索</br>陈将军决定从赵轩的人际关系入手调查。</br>他把与赵轩关系密切的士兵召集到一起,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赵轩最近有什么异常举动。</br>士兵孙勇回忆道:</br>“将军,前几日我瞧见赵轩对着一份敌军兵力调动图发呆,神情凝重得可怕。</br>我上前询问,他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br>我当时就觉得奇怪,可也没敢多问。”</br>说罢,孙勇的眼中还带着一丝担忧,他与赵轩平日关系不错,对赵轩的突然失踪十分关切。</br>另一名士兵周平也说道:</br>“我还发现,赵轩最近总是在深夜独自一人外出,问他去哪儿,他总是含糊其辞,眼神里透着防备。</br>我想着他可能有自己的难处,也就没再追问。”</br>周平微微皱眉,脸上满是疑惑与不安,他也为赵轩的处境感到担忧。</br>唐朝边疆局势复杂,敌军时常侵扰,赵轩研究敌军资料本属正常,但他深夜独自外出的行为,却十分可疑,这些异常细节,在此时都成为了破案的关键线索。</br>听到这些线索,陈将军心中一动。</br>“难道赵轩发现了敌军的什么阴谋,所以才独自去调查?可他为何不带上我们一起?”陈将军决定加大调查力度,他亲自带领士兵们继续在兵营内外搜寻,同时派人去附近的村庄打听消息。</br>唐朝的兵营周边常有一些村落,村民们与军队相互依存,或许他们能提供一些关键线索。</br>陈将军深知,在这复杂的局势下,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都可能成为解开谜团的关键。</br>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李明突然想到了一个线索。</br>他记得,赵轩曾经和一个名叫王二的士兵发生过激烈争执。</br>王二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会不会是他对赵轩怀恨在心,所以对赵轩不利?</br>陈将军和李明立刻找到王二。</br>王二看到陈将军和李明,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br>陈将军盯着王二,目光如炬,问道:“王二,你和赵轩之前发生过争执,可有此事?”</br>王二低着头,小声说道:</br>“将军,我……我确实知道一些事情。</br>前几天,我听到赵轩在和一个陌生人交谈,他们好像在谈论什么机密。</br>我当时好奇,就凑近听了几句,只听到他们说什么‘计划’‘危险’之类的话。</br>我本想告诉将军,可又怕惹麻烦,所以一直没说。”</br>王二说着,声音越来越小,脸上满是懊悔之色,他后悔自己因为胆小怕事,没有及时将这个重要线索报告给将军。</br>听到王二的话,陈将军和李明心中一震。</br>“陌生人?什么陌生人?你可看清他的模样?”陈将军急切地问道。</br>王二摇了摇头,说道:“当时天色已晚,我没看清他的模样。只看到他身形高大,穿着一件黑色的斗篷。”王二的描述,让这个神秘的陌生人显得更加神秘,也让案件的调查方向,逐渐清晰起来。</br>陈将军和李明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坚定,当下便决定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br>在这大唐兵营之中,每一名士兵的信息都被详细记录在案,他们依据王二提供的线索,从名册上开始筛查身形高大的士兵,再逐一询问其他士兵,了解这些人近期的行为举止。</br>排查过程繁琐而枯燥,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比对每一个可能的对象。</br>几日下来,两人都略显疲惫,眼睛里布满血丝,但眼神中却透着执着,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兵营和国家机密的重任,绝不能有丝毫懈怠。</br>终于,一个名为张猛的普通士兵进入了他们的视线。</br>张猛平时在兵营里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很少与其他士兵交流。</br>可最近这段时间,他的行为却十分反常。</br>据其他士兵回忆,张猛总是在深夜趁大家熟睡之时偷偷外出,每次回来都是天快亮的时候,整个人显得十分疲惫,脚步虚浮,而且行为举止也变得十分诡异,时常一个人发呆,对旁人的询问也是敷衍了事。</br>在纪律严明的唐朝兵营,士兵们的作息、行动都有着严格规范,张猛这些异常表现,自然引起了陈将军和李明的高度关注,他们隐隐觉得,这个张猛,很可能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人物。</br>陈将军和李明商议之后,决定对张猛进行监视。</br>他们挑选了几名最为可靠、身手敏捷的士兵,组成监视小组。</br>一天夜里,月色如水,月光洒在兵营的每一个角落,给整个兵营披上了一层银纱。</br>张猛又像往常一样,鬼鬼祟祟地从营帐中溜了出来。</br>陈将军和李明立刻带领士兵们,悄无声息地跟在后面。</br>他们利用兵营内的各种掩体,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生怕发出一丝声响惊动了张猛。</br>月光下,他们的身影如鬼魅般,紧紧跟随着张猛,不放过他的任何一个动作。</br>只见张猛轻车熟路地绕过巡逻的士兵,来到兵营的后墙,借助墙边堆放的杂物,轻松地翻了出去。</br>陈将军等人也迅速跟上。</br>张猛一路疾行,朝着兵营外的一片树林走去。</br>那片树林在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