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回 绸缎暗影飘绫罗 少庄主遇害案生波上 (第1/2页)

加入书签

血案惊晨,疑云密布

明朝,京城最繁华的东大街上,“瑞锦祥”绸缎庄的朱红大门气派非凡。

这朱红色,乃是依着大明规制,彰显着店铺的不凡地位。

厚重的实木门板上,精美的铜质铺首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其造型古朴,是典型的明代风格。

跨过高高的门槛,店内绫罗绸缎琳琅满目,如绚丽的云霞肆意铺展。

每一匹绸缎皆质地细腻,纹理间仿若藏着山川湖海的灵动,织就的花纹细腻精美,栩栩如生,引得达官贵人、富家小姐们纷至沓来。

彼时,明朝商业繁荣,京城作为天下中心,往来客商众多,这般精美的绸缎正是达官显贵们彰显身份的必需品,一时间“瑞锦祥”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绸缎庄老庄主林鹤堂,一头乌发中夹杂着缕缕银丝,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却难掩他眼中的精明与睿智。

他为人豪爽仗义,在京城商圈摸爬滚打数十载,威望颇高。

在明朝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商人地位虽不算高,但林鹤堂凭借自身本事,在商界站稳脚跟。

膝下独子林羽飞,生得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风度。

他自幼饱读诗书,对生意经更是无师自通,年纪轻轻便成为老庄主的得力助手,肩负起绸缎庄的诸多事务。

平日里,林羽飞不仅将绸缎庄的日常经营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时常外出拓展进货渠道。

明朝的运河交通发达,他顺着京杭大运河,与各地丝绸商往来密切,凭借出色的商业头脑和待人接物的真诚,在商界崭露头角,成为众人眼中的青年才俊。

然而,一个暴雨倾盆的清晨,“瑞锦祥”绸缎庄被阴霾笼罩。

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石板上,溅起层层水花,也敲打着众人的心。

明朝的京城街巷,皆是这般青石板铺路,雨天时,积水顺着地势流淌。

伙计们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店里准备开门营业,却发现少庄主林羽飞的书房房门紧闭,无论怎么呼喊,都无人应答。

众人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急忙找来老庄主。

林鹤堂心急如焚,一路小跑而来,额头上满是汗珠,与雨水混在一起,顺着脸颊滑落。

他命人撞开房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只见林羽飞倒在血泊之中,身体早已冰凉,手边是一本被鲜血染红的账本,殷红的血迹在洁白的纸张上蔓延,触目惊心。

林鹤堂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他颤抖着双手,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脸庞,泪水夺眶而出,悲痛欲绝的哭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每一声都饱含着一位父亲的绝望与哀伤。

待情绪稍稍平复,林鹤堂强忍着内心的剧痛,开始仔细查看现场。

他发现,房间里并没有明显的打斗痕迹,财物也未丢失,只有那本账本,像是被人匆忙翻过,几页记录着重要进货渠道和生意往来的纸张被撕得粉碎,散落在地上,仿佛在诉说着这场罪恶背后的秘密。

这时,管家刘福匆匆赶来。

刘福身形微胖,满脸的忠厚老实,他跟随林鹤堂多年,忠心耿耿,对绸缎庄的大小事务了如指掌,是林鹤堂最信任的人。

他看着悲痛欲绝的老庄主,眼眶也红了,声音哽咽地安慰道:“庄主,节哀顺变。当务之急,咱们得找出凶手,为少庄主报仇。”

林鹤堂微微点头,和刘福一起,一寸一寸地搜寻着现场的每一处角落,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他们轻轻翻动每一件物品,仔细查看地面的每一道痕迹,仿佛要从这冰冷的现场中找回儿子的生机。

在书桌的抽屉里,他们发现了一封匿名信。

信上字迹潦草,歪歪扭扭地写着:“你若再插手那件事,后果自负。”

这封信会与少庄主的死有什么关联?

此外,林鹤堂还注意到,儿子平日里记录绸缎进货渠道的册子不见了。

这本册子详细记录了与各地丝绸商的合作细节、进货价格和运输路线,是绸缎庄的重要机密,如今册子失踪,难道凶手的目的是这个?

林鹤堂陷入了沉思,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性,眉头紧锁,神色凝重,额头上的皱纹愈发深刻。

消息很快在绸缎庄里传开,众人皆人心惶惶。

伙计小李满脸惊恐,声音颤抖地说道:“会不会是附近的盗贼干的?可盗贼怎么会只偷册子,不拿财物呢?”

刘福却缓缓摇头反驳:“这绝不是普通的盗窃,盗贼求财,不会留下这么多线索,我看这事背后定有隐情。”

其他伙计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整个绸缎庄笼罩在一片恐惧与疑惑的氛围之中,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所笼罩。

林鹤堂想到儿子手中的账本和失踪的进货渠道册子,心中突然一动,难道是商业竞争所致?

这些年,“瑞锦祥”绸缎庄在京城生意兴隆,风头无两,难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