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火气很大 (第1/2页)

加入书签

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火气很大</br></br> 罗耀华接了一通电话,转头看向杨波,面上满是笑意,“咱们这样做,当真好吗?”</br></br> “管他呢!”杨波道。</br></br> 罗耀华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方法实在是太损了,我觉得经历过这种事情,宋浩轩以后怕是不敢再出来的,我都怀疑他以后会不举,宋家可就断子绝孙了!”</br></br> “没有那么严重。”杨波毫不在意道。</br></br> 事已至此,网上污蔑的事情,算是有了结果,尽管杨波并不满意,但该给的惩罚,他都给过了,剩下还有几个人,都已经列入了黑名单,对于这些人,崔一平会处理。</br></br> 这段时间,杨波就一直待在金陵,他把宇文送给他的探险笔记翻了一遍。</br></br> 宇文去过很多地方,探索过很多地方,也得到过不少宝物,这些宝物使得他能够快速地修炼下去。</br></br> 杨波一大早跑去博物馆逛了一圈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前往宇文所去过的这些藏宝处,因为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实在少。</br></br> 不过,出发之前,杨波还要做一些准备。</br></br> 杨波找了公司的安保主管,要求他尽快进行安保人员的招聘,他要带一批人离开公司。</br></br> 杨波打算花钱从港府的航运公司买下一艘二手的货船,再掏钱进行了简单的修理,并且招聘了一批海员。</br></br> 刘胖子一直没有露面,突然打来电话,说是打捞船又打捞到一艘沉船。</br></br> 杨波这会儿满脑子都是探险,所以也没有在意,他把打捞的事情,全部交给了刘胖子。</br></br> 刘胖子反应很快,“你不管这事了?是不是有新的活动?”</br></br> 杨波略微犹豫,开口道:“我这边有一条线索,指向的是南明福王的藏宝地。”</br></br> 刘胖子顿时大惊,“南明政权?你在哪里,我马上去找你,马上就去!”</br></br> “我在金陵,你不留在海上了?如果捞出宝物怎么办?”杨波道。</br></br> 刘胖子有些犹豫,“这艘船位置只能算是一般,就算是运输瓷器的船只,想必也没有多少瓷器。”</br></br> “你看过没有?”杨波问道。</br></br> 刘胖子有些犹豫,“这样好了,我安排信任的人到船上了,我马上回金陵,你们等一等我!”</br></br> “好!”杨波应了下来。</br></br> 海船还没有来得及买,后续的船只保养修理,招聘船员,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这也是杨波之所以要去找福王宝藏的原因。</br></br> 闯王李自成攻克燕京之后,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煤山自杀,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还据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这些宗室和大臣拥立福王监国于金陵,即皇帝位,改元弘光。</br></br> 南明弘光政权仅存在了八个月时间,时间很短,但却是建立在最为富庶的南方地区,福王朱由崧在此期间搜刮了大量财宝。</br></br> 这些财宝被安排送到了闽西北一带,用于明朝的东山再起之用,只是福王之后,南明又经历了一监国三皇帝,都没有能够抵御外族入侵,这批宝藏也没有了踪迹!</br></br> 在宇文的笔记里,却清晰地记载了这批宝藏所在的位置。</br></br> 两天之后,刘胖子匆匆赶到金陵,他双眼赤红,盯着杨波,“是真的吗?”</br></br> “是真的,你先休息一晚,我们再出发。”杨波道。</br></br> 因为刘胖子太累,他们也没有安排接风宴,杨波找到罗耀华和鲁东兴,提到了前往闽省的事情。</br></br> 罗耀华本来还好奇刘胖子为什么会过来,听到杨波提起福王宝藏,他顿时兴奋了起来,“好,我一定要跟着过去。”</br></br> 杨波转头看向鲁东兴,鲁东兴有些犹豫,“我想留在金陵一段时间,我出去得太多,已经很久没有陪着家人了,这次就不出去了,下次,下次一定出去!”</br></br> 杨波哈哈一笑,“不用,多陪一陪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我老早就提醒过你,所谓长生实在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这种平凡人,想要真正求长生,实在是太难!”</br></br> “珍惜眼前人,珍惜自己的家人,这才是最重要的!”</br></br> 鲁东兴点头,“好,我明白。”</br></br> 杨波只是问了他们两个,田落方、胡老四,还有吴强,他都没有通知,这种事情还不适合让他们参与进来,毕竟有些擦边违法,有些人还不是完全值得信任。</br></br> 第二天,一切准备妥当,刘胖子已经完全恢复了过来,笑着和罗耀华打招呼。</br></br> 三人赶到机场,上了头等舱,刘胖子就拉住罗耀华说笑了起来。</br></br> “你不知道啊,我在船上过得是多么逍遥自在,半米长的龙虾,鲍鱼海参当饭吃,我差点都吃吐了,昨天我还流了鼻血,补得太厉害了!”刘胖子吹嘘道。</br></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