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45.第244章 “福聚德” (第3/3页)

加入书签

了老师的脸面。”

朱琳笑了笑,“你是曹禺的弟子,怎么写出了老舍的味道?”

“.”

江弦没有解释,朱琳紧接着笃定的说:“你这部话剧,如果能演出,一定能在京城大火,我以前看过好多话剧,都不如你写的这个。”

“演出?我倒没想的那么远。”

《天下第一楼毕竟是江弦第一次合成的话剧剧本,他还没想到演出那么长远,习惯性的打算找一家杂志发表。

话剧这种题材也可以在文学期刊上发表,更对口的是戏剧文学创作期刊,像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剧本、《人民戏剧、《小剧本.这些个杂刊。

翌日,江弦把朱琳送去北电,又回到《电影创作的编辑部。

审完一篇稿子,抬眼望见桌前不知何时站着个王卫国,模样有些拘束。

“卫国同志?”

他意外道:“你怎么来了?什么时候来的?”

王卫国笑笑,“没多久,我看你在审稿子,就没打扰。”

“都哥们,干嘛那么见外。”

江弦熟络拎把椅子过来,给他倒一杯水,和王卫国寒暄几句。

“我读过那篇《许三观卖血记了,你写的真好。”王卫国赔付道:“简洁的语句,写出了悲悯式的幽默。”

江弦一想,这倒是真对王卫国的胃口,许三观的基调是悲剧,王卫国同样是一名有悲剧意识的作家。

“你这次过来是?”他问。

王卫国纠结了一会儿,还是从挎包里取出一篇稿子,“想请江弦同志你帮我看一篇稿子,这是我最近写的一篇小说,我总是觉得有点儿欠缺,又说不上来到底欠缺在哪里。”

江弦看向第一行:《人生

好家伙。

他差点儿从椅子上跳起来。

《人生啊!

《人生有多经典?

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拿下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5吴天明又把它翻拍成电影,王卫国本人亲自编剧。

那年,成都举办百奖,当天下起大雨,四川大学的一万两千名师生冒雨看完了《人生。

电影放映完毕,一万两千名师生,站在雨中大喊:

“人生万岁!”

“电影万岁!”

“吴天明万岁!”

《人生可以说是80年代最伟大的一部电影,《人生同样是80年代最伟大的一部小说。

“我就先给你看看吧。”江弦深吸口气,答应下来,了一天时间看完这部中篇小说,并不是他真正读到的那一版。

等王卫国再次上门,江弦把稿子递还给他,“我看过了,你这篇小说的问题挺简单。

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没有交织起来。”

“人物关系没有交织起来.”王卫国一琢磨,眼前一亮,还真是江弦所说那样。

“这个框架轮廓是好的。”

江弦说:“我觉得你大可以推翻之前预设的提纲和所有具体的设想,对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重新构思安排。”

王卫国吃了一惊,按照江弦的话,这几乎是重新写一部小说了。

江弦知道他内心所想,把《天下第一楼取给他,“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可以从这篇稿子里学学人物设计。”

王卫国低下头看了一眼。

“一定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

江弦拍拍他的肩膀,鼓励说:“好文章是要靠改的,第一遍是耻辱,第七遍就是光荣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