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倭寇之伏 (第1/2页)

加入书签

寒门崛起 </br></br> 当朱平安在密林沟谷之中的时候,徐海等倭寇正在河道上顺流东去。 </br></br> “下令船速再放慢一些。” </br></br> 徐海站在舰首凝目后方,仍然没有发现明军的踪迹,后方伏军所在的位置也是一片安静,不甘心的再次下令道。 </br></br> 徐海的命令下达后,倭寇的船队再次放慢了速度,在河道上以龟速行进。 </br></br> 如此,缓缓行进了大约有一炷香左右的时间,后方依然一片安静,没有一点动静。 </br></br> “本以为姓朱的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即便不领军前来追击,也会派人前来追击,没想到却是我看错了,也是个没胆的,竟然缩在城内不出来。” </br></br> 陈东摇了摇头,失望的叹了一口气。 </br></br> “姓朱的有谋,这一点我承认,咱们此行功亏一篑,就坏在他手上了;至于说勇,这一点却没有看出来,他就是一介书生,再通晓军事,也是一介文弱书生,如何勇的起来。他不敢出城追击,倒是附和他文弱书生的特点。如果让朱平安跟我捉对厮杀,看我不三招之内砍下他的狗头!” </br></br> 麻叶并肩站在陈东和徐海身边,对朱平安怨念很深,腹诽朱平安有谋无勇。 </br></br> “其实这也在我预料之中,姓朱的此番已经捞足了功劳,没有必要出城冒险的必要了,对他而言,出城追击如果获胜,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若是失败,那可就让他到手的功绩大打折扣了。如果是我的话,也会做同样的选择。只是有些可惜,还想临走还以颜色呢。”徐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失望不已的说道。 </br></br> “徐兄,这没什么,来日方长,总有还以颜色的时候。”陈东拍了拍徐海的肩膀。 </br></br> “就是,早晚让他好看!”麻叶也跟着说道。 </br></br> “不错,陈兄、麻兄所言甚是,今日之仇,来日必当厚报!”徐海点了点头。 </br></br> “埋伏的儿郎,是否让他们撤回来?”陈东询问道,倭寇精锐在后方已经埋伏了快两个时辰了,看样子明军是没胆子追了,那是不是可以撤回来了。 </br></br> 听到陈东的询问后,徐海想也没想就摆了摆手,否决了陈东的想法。 </br></br> “不着急,让他们接着埋伏就是,说不定姓朱的想等我们走远了,安全无虞了,再出城装模作样追击一番,也就是武装游行一番,如此也能捞一个追击驱逐我们的功劳也说不定。明人这样干的例子还少吗?” </br></br> “如果姓朱的抱有这种想法的话,呵呵,正好给他一个惊喜......” </br></br> 徐海说着笑了起来。 </br></br> 他真的希望朱平安抱有这个想法,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好好的报仇雪恨了。 </br></br> 所以,但凡还有一丝希望,他就不会放弃。 </br></br> 因此,在陈东询问是否撤回埋伏倭寇的时候,他才会如此果断的否决。 </br></br> “传令过去,让潜伏的精锐继续埋伏,一直埋伏到日暮时分,如果太阳落山之后,明人仍然没有追来的话,再让他们撤回来。期间,都要给我好好的埋伏,不得喧哗鼓噪,不得移动走动,要像一个个死人一样,一点动静也不要有,若是因为谁暴露踪迹,吓退了明人,别怪我心狠手辣!” </br></br> 为了避免埋伏的倭寇失了耐心,徐海又派人去给他们再次下发了命令。 </br></br> 严令他们继续埋伏。 </br></br> 可以说,徐海的命令很及时,在传令倭寇一路狂奔,赶到倭寇埋伏区的时候,埋伏的倭寇已经不复一开始的认真,变的懒散,漫不经心了。 </br></br> 倭寇所选的埋伏区正好在岸边大道的必经之处,这里有一个丘陵,丘陵上是一个密林,连个小道也没有。如果沿河往太仓方向追击的话,必须要通过这条大道。 </br></br> 传令倭寇顺着大道都快走到潜伏区了,潜伏区负责警戒的倭寇才发现他的踪迹。 </br></br> 明显是懈怠了。 </br></br> 传令倭寇还记得他今天第一次来传令的时候,那时候这些精锐才埋伏在这没多久,他距离埋伏区还有两里地呢,警戒的倭寇就发现他的踪迹了。 </br></br> 现在这,都快走到埋伏区了,警戒倭寇才发现,不是懈怠又是什么。 </br></br> 到了埋伏区里面,传令倭寇发现里面倭寇懈怠的更厉害,只有不到一小半的倭寇还算像样,其他的倭寇大都不像话,有的倭寇在小声说话,交流他们强抢民女、噼砍老弱的经历,说到兴处,眉飞色舞;还有的倭寇在就着花生米自斟自酌,已然半酣;还有趴在草丛里呼呼大睡,鼾声四起的...... </br></br> “吆西,可是头领要我们回船上了?这天可是太冷了,白等了两个多时辰,兄弟都冻的梆硬......” </br></br> “笨蛋松井,肯定是啊,咱们都在这喝了两个时辰的冷风了,要是明军追来的话,早就追来了,现在还没来,说明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