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六章白鹿藏剑,新安道福 (第1/3页)

加入书签

乌篷船靠在了文津桥旁,老仆将船驶入一个小小的码头。</br> 码头之上,是一间小小的江南别院,建筑古朴典雅,白墙青瓦,极是别致。</br> 小院背靠秦淮,三面环绕碧色,靠近秦淮河的岸边,皆是杨柳依依别情,绿荫掩映下,一道碎石阶蜿蜒而去,曲曲折折弯入小院之中。</br> 院中苍翠松柏,远处更是有大片的灵药水田,清溪综综,环绕数十亩田地,偶还能见到几只白鹭飞入水田之中,竖起一只脚站着。</br> 两只白鹿一前一后,正在别苑后堂的草地之上漫步。</br> 庄园共有六座别苑,皆以回廊相连,司倾城与钱晨下了船,踏在那碎石阶上,听司倾城介绍道:“这是我居住的白鹿堂!”</br> 钱晨看到那堂前的匾额,明显是新挂上去的,白鹿堂三个字,墨迹都仿佛未干。</br> 想到师妹是去了长安之后,才得到了这四只白鹿灵兽,非常喜爱,却还是送给了宁师妹,燕师兄和自己一人一只,平时散养在轮回之地的云台福地之中。</br> 唯有司师妹自己的那一只,一直被带着身边。</br> 原来是放在了这座庄园里面,甚至还以白鹿为名,改名了此堂。</br> 白鹿堂半依着秦淮河,包括几处水榭楼舍,还有一些亭台,有许多珍奇花草灵药点缀其间,许多是钱晨都没有收集的种类。</br> “师兄在建康可以居住我这里,我让他们把来燕馆收拾出来……”司倾城一指庄园中一处修竹茂茂的所在,能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中,露出几处飞檐乌瓦。</br> “来燕馆这个名字,师兄如果住进来就不合适了!”</br> 司倾城站在石阶上,回身转了一圈,身上绫罗飞舞,裙角飞扬,一副雀跃的样子。</br> 他们身后,正叫了几名仆人来,准备去为钱晨布置居所的老仆,难得看到司倾城如此生动的表情,脸色登时一变,心中暗暗想着——要不要给陶天师说一声。</br> 自家公主这状态,看着有些不对劲啊!</br> “燕来燕去,终究是客!师兄可不是客人,不若师兄你给改个名字吧?”</br> 司倾城指着一座堆土成台的别院和一座园林中的小楼道:“若是燕师兄和宁师姐也能来就好了!我已经命人收集世间的神兵利器,陈列在昆山台中,凤仪楼也妆点好了。”</br> “在轮回……那个地方,师兄的云台可以做我们小队的驻地。”</br> “但若是在中土,就用这处庄园做我们的驻地如何?”</br> 司倾城看了几眼,微微皱眉道:“小是小了点……比起云台福地来,灵气也不充盈。但左近都是世家权贵,也不好买地了!”</br> 钱晨眼角一跳,这座庄园若是还小,那他前世住的地方是什么?鸽子笼吗?</br> 虽然比起他开辟的纵横数百里云台福地来说,地方是狭小了一点,但毕竟是中土晋都,不比他们的虚空云台,有多少奖励点,便能开辟多大。</br> 只是那片竹林,便占据了几乎一倾地,秦淮河到了此处,虽然不是建康最繁华的所在,但依着钱晨前世南京的地理,这里应该是夫子庙附近。</br> 而司倾国的整座庄园占地数十倾!</br> 只是灵田便有两百余亩,六座别院之中,最大的白鹿堂足足有四十余间楼阁,七八个院落,每一间都是钱晨那个时代的数千平的豪宅!</br> 在夫子庙有一座临河的数十倾的庄园是什么概念?</br> 放在钱晨那个时代,足以让一家房地产公司跻身国内前十了。</br> 而听司倾国的意思,是想把那处别苑送给钱晨。果然是豪门世家,公主之尊,</br> 但仔细想一想,钱晨虽然身无长物,在中土唯一的洞府,就是九真大泽之中的一个地洞。但他在轮回之地也有置业,区区一座虚空福地,绵延数百里,也算是一处产业,并不虚于司倾城。</br> 而燕师兄,虽然常常说一人一剑,有酒有剑足以。但少清剑派在海外乃是一方霸主,东海无数岛屿,都要向少清缴纳供奉。凭借他少清真传的身份,没有几座灵气充盈的岛屿做洞府,反而有些不可思议。</br> 真正说起来,他们三个出自三清门下嫡传道统的,都是财法地侣无一缺乏的修行界土豪,真正身无长物,穷的叮当响的,只有宁师妹一个。</br> 她还要养一只吃的很多,每日无丹不欢的大黄鸡。</br> 真是太难了。</br> 身上除了几件上品法器叮当响,连一个上好的洞府都没有,着实让人心疼。</br> 钱晨跟着老仆来到来燕馆,修竹之中,有数个院子,二十多间楼阁房宿。</br> 他选定的院子里有正房三间,偏房三间,一口清澈见底的泉眼,缓缓注入院子中的水塘里,三五朵莲花盛开,池中的鹅卵石灵气莹莹,质地如玉,莲花也都是灵气充盈的品种,雅致到了极点。</br> 几位仆人,端来了新的陈设,摆件,就连家具床榻都一一换过,那些奴仆都是有修为在身,练气境界的武人,手脚利落,很快就打理好了。</br> 老仆命人换过了楼中的所有东西,钱晨微微摇头道:“我居住的本是很随意,但师妹盛情难却,劳费诸位如此大费周章了!”</br> 老仆道:“小道长说笑了!这来燕馆本是客居,都是别人用过的东西,就算小公主不吩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