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一章雷琴三声破万军 (第1/2页)

加入书签

尸毒教主挥手打出一道幽幽绿光,应是一枚骨刺。乃是他掘了南诏人世代巫祭的祖坟,才发现的一枚大巫之骨。那大巫不知被什么毒物,化去了一身坚不可摧的遗骨,只留下一截脚跟处的骨刺,上面的剧毒随着时间流逝,已经消失了大半毒性。</br> 但残留的一点依旧毒死了尸毒教五名结丹法师,还差点要了尸毒教主的老命!</br> 得到此骨之后,尸毒教主示若珍宝,费劲苦功才将其祭炼,才保留了一分原本毒性,更将那大巫之骨,祭炼成一枚传破护身之法的骨钉法器,发出之后,能刺破诸般护身之宝,只要被骨钉打中,便是魔道修成了不死之躯,也要被毒的半死不活。</br> 与他相反,长生教主看到那白色的影子,就莫名心慌,似乎有一股无形的恐惧,莫名在他魔念之中蔓延。</br> 一颗魔心如同见到了猫的老鼠,安分的不像样子。</br> 长生教主坐立不安,心中安慰自己道:“不过又是一个正道新人而已,正道据有中土,俊才英杰层出不穷,纵然又是一个屠魔杀星,也敌不过这么多魔道教主联手。”</br> “又不是昔年的万古魔劫,我慌什么?我长生教,万古魔劫都度过了。还怕……”</br> 长生教主想起那个存在,心中的恐惧就彻底抑制不住了!</br> “李唐可是他的道统,我失心疯了才来凑这个热闹,西域不要了!寻个机会,偷偷溜走罢!”他可是知道,昔年五方魔教是多么凶横,覆灭魏晋两国,打开九幽魔劫五道裂隙。</br> 那个时代是真正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br> 但自那人应劫而出之后,不可一世的五方魔教就几乎被彻底从中土抹除。</br> 中央魔教,九幽血海两大道统沉沦近千年,到现在都没有真传出来行走天下。</br> 西方魔教,阴煞海倾倒西极,白骨魔城被毁,这件强大的几乎有灭世之能的魔道灵宝,连一丝残骸都没有留下。</br> 南方魔教,十万大山被打的只剩一万山头,无数古老妖族巨头魂飞魄散,不知道多少稀罕的上古种族从神州彻底消失。</br> 东方魔教总坛沉入海眼,教中的几位龙王和他们教主魂魄还被囚禁在海眼中,日夜哀嚎;成就了东海最著名的哭嚎鬼海禁地;而他们北方魔教,也只有改名换姓,才保留下来一丝元气。</br> 那人的凶威,即便是过了数千年,也让最凶恶的魔头都不敢直呼其名,只能以万古魔劫称之……</br> 明明自己才是魔,却敬畏的称呼敌人为万古魔劫。</br> 可见他给魔道留下的阴影之深重。</br> 钱晨一点一点擦拭着大圣雷音的琴面,玄关一窍之中,内景真雷丹上交缠的两仪元磁开始牵动天地中庞大的元磁气机转动,无声无息之间,开始孕育雄浑的雷机。</br> 九霄之上的乾元雷机,九渊之下的两极元磁。</br> 长安城外风云变色,滚滚雷云汇聚而来,让战场之上狂风吹拂的更加肆意……</br> 金银童子一个捧着磁光瓶,一个拿着玄黄如意,腆着肚子站在钱晨左右两侧,小脸上表情满是凝重。</br> 在战鼓声中,燕殊等人带领的义军突然从两翼杀出,数百人驾驱飞剑迎上了衔尾追杀的魔军万骑,燕殊一声怒吼,背上的剑匣冲出无数剑气,犹如天河逆流而上,冲向以锋矢阵将魔气凝聚一体,整体犹如千锤百炼的一把魔刃的魔军。</br> 当先的数万剑气,被锋矢阵的箭头轻易撕碎,剑气打在魔兵身躯外凝练如钢的魔气上,甚至无法动摇阵型。</br> 兵家阵法,凶残魔修。合为一体,竟然如此可怕。</br> 钱晨等待着长安城中数千只法器大鼓,气势声音协调重合的那一瞬间,看着前方两只如臂膀张开,又如箭头穿刺的魔军万骑,以及关中百万驱口后,放眼望不到尽头的魔军大阵,远处的空中还有一艘艘生魂为风,血为帆的白骨楼船。</br> 太极宫承天门上,李龟年敲击巨鼓,牵动自朱雀大街鱼贯而下的无数鼓楼街鼓,他阴神与身躯重合,每一下都用尽了全身法力,敲击在这巨鼓之上,雄浑的鼓声,在其高超音乐造诣之下,终于统率鼓阵,找到了让数千鼓声,重合敲击在一点的节奏。</br> 宫中浑浑噩噩的玄帝,听到这鼓声,惊讶的抬起了头,他头发全都花白了,一夜之间从儒雅中年,变得垂垂老矣的玄帝,转头问高力士道:“力士,这是龟年的鼓声吗?”</br> 高力士弯腰道:“陛下,如今正道正在城楼,与叛军决一死战。陛下可是要亲自登城,鼓舞士气?”</br> 玄帝微微摇头,他没有看到高力士眼中痛苦失望的神色,低声道:“派一个太监去看看,回来报与我听!”</br> “我自身的法力,并不足以撼动百万魔军,所以只能借助城中数万梨园弟子,以晨钟暮鼓大阵,汇集的滔天音力。李龟年统率鼓阵,将这数万人汇聚的鼓声传递给我,化为伏魔之雷音。所以必须做到琴声,元丹,与阵法之力的密切配合。”</br> “同时也要承担运转这股法力的强大压力……大圣雷音并非法宝,我亦不过是一个通法境界的小小修士。”</br> “只希望我们两个,都能支撑下去吧!”</br> “经历此劫,我越来越能感觉到,有一只无形的手,将我往魔道推去。这或许才是劫数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