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2章 院子住进一群难民 (第2/4页)

加入书签

你是不是疯了,没看到她带着弟弟吗?你要娶她,还得照顾她弟弟,你愿意啊?”

“是啊,两个人都没口粮,你要怎么养活,你养活自己都难,还要养活两个人,你就别想了。”

“那个?她就一个人,你们看她怎么样?”

“她更不行,你没看到她脸上的痣吗?那么大一块,看着都嫌恶心,你下的去嘴啊。”

“那还是算了。”

难民一共有7人,3男4女,男的也没多大,最大的也就二十出头,最小的十二三岁。

4个女性都是小女孩,有大有小,最大也有二十来岁,最小的五六岁。

看着他们的站位,一对兄妹、一对姐弟,剩下2女1男,应该是5户人家。

王主任回到中院,见众人都在清了清嗓子。

“人都到齐了,那我就直说了,一共就2件事。”

“第一件。”王主任侧开身子,指向身后的难民。

“这些人你们也是看到了,最近逃难来四九城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街道办只能尽力安排。”

“这不,你们院子的后罩房很多都空着没住,街道办先给他们安排上。”

人李开朗点点头,刚穿越来时他就发现,院子的人似乎没有剧情中那么多,只有十几户,六七十号人。

有不少偏僻的房子都空着没人住,现在总算是明白了。

剧情开始比现在还要晚5年,估计有很多住户是这段时间搬来的。

不过十几户人家,要三个大爷管着,一个大爷管个4户左右,也不算多。

毕竟是按前中后院子管,那时候主要是应对敌特、间谍,一个人管十几户,不保险,总会有不注意的时候。

还不如分开,各管各的,少管几户人家,确保精准性。

毕竟请他们管人,又不用钱,只是给一点点可有可无的权利。

众人点头,后罩房没人住,给就给了。

突然,有人想到了放在后罩房的废物。

果不其然,下一刻王主任就提到后罩房的杂物。

“我刚才去后罩房看了,一堆垃圾,你们是怎么干的,弄出这么多垃圾,跟个垃圾站一样。”

“还有,那些房子里面放了什么,是不是你们放的东西,赶紧收拾回家,要不然全都丢掉。”

闻言,一些人悻悻一笑,有些尴尬。

后罩房有6间,和倒座房差不多大小,也就十几个平方。

这些房间基本上被中院、后院的人分完,前院没分上,都放在闲置的倒座房上。

这其中,以贾家放的东西最多,一个人独占一间房。

去年划分各家菜地时,贾家菜地堆放的杂物,不可能放回家,只能放在后罩房。

“行了,话我都说完了,你们有什么想问吗?要是没有要问的,你们赶紧把后罩房的垃圾清理干净,把东西拿走,他。”

“留出个干净的地给人家住,臭烘烘的,成什么样,真当是垃圾站啊。”

说完,王主任看向大家。

阎埠贵立马站出来,“王主任,我有问题。”

“你说。”

“王主任,他们是以后常住在咱们院子吗?”王主任摇头,“看情况,最快的就住一个月,要是能找到工作,可能就能落户在你们院子。”

王主任和他们已经说好了,如果没有找到工作,他们最多就住一个月,一个月后离开四九城。

要是能找到工作,看情况住,最好的结果就是直接落户四九城,长久的住下去。

众人不解,但王主任没有过多解释,“还有什么问题吗?”

“王主任,他们叫什么名字?总不能叫人哎哎哎吧。”

王主任点头,便给大家介绍。

最先介绍的是一对兄妹,兄长白修文,20岁,妹妹白池,。

“白池?那不是白吃吗?怎么会起这个名字,他们父母怎么想的?”

众人听到这个名字,哈哈大笑。

白池躲在哥哥身后,白修文什么话都没说,直接紧紧抱着妹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紧接着就是第二对姐弟,姐姐宋秋楠,23岁,弟弟宋宇杰8岁。

“宋秋楠,追名字挺好的,这姑娘长得也好,可惜了带这个弟弟。”

众人暗叹一声,对于宋秋楠名字没多想,但很快就对她感到默哀。

之后又介绍2位姑娘,“这位是徐思楠,这位是赵若楠。”

众人听到她俩的名字,再想起宋秋楠的名字,这三人都是被家里赶出来的。

秋楠——求男。

思楠——思男。

若楠——若男。

意思不言而喻,看她们的年龄这么大,显然是家里有男孩出生,养不起赔钱货,这才把她们赶出来。

众人同情地看着他们。

王主任又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易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