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四十二、非议 (第2/3页)

加入书签

欧阳戎揉鼻子的手顿了顿,放下,又抿了口姜汤,闲聊语气的问:

“好像是有人提过,不太清楚,对了,王爷是听何人说的。”

离闲叹息:“府中有一位旧人举荐的越姓士人,经常私下大声谈论此事,弄的府中客卿人尽皆知的。”

“这么看来,此人也在王爷面前反映过。”欧阳戎轻轻点头:“那么王爷的意思是……”

离闲转头看着欧阳戎,换上一副肃穆表情:

“本王与世子驳斥了他一顿,将其赶走。

“不怕欧阳长史与诸位笑话,圣上为何造大周颂德中枢与四方佛像,本王愚钝,有点迷糊,

“但是本王十分清楚一点,圣上御统天下,爱民如子,仁爱圣明,与亲王诸公们定下此等国策,定然有更深层的思虑,岂是年轻士民们当街讨论就能洞悉并置喙的?

“欧阳长史与江州大堂不为杂音所累,埋头干事,上下一心,做好本职,谨守本责,这很好,本王甚慰。”

离闲真诚叙述,对于大堂内其它官吏、幕僚、或者某些暗中审视之人投来的一道道目光,他目不斜视。

欧阳戎原本耸拉的眼皮抬了抬,看了看今日当众表态的浔阳王离闲。

他微微颔首,接话道:

“王爷深明大义,一番明论,令下官们醍醐灌顶。

“王刺史、下官,还有官署的大伙,一定谨遵圣上与王爷的旨意,不劳民伤财的建好大佛。”

燕六郎等江州大堂官吏们纷纷起身行礼附和。

“如此甚好。”

浔阳王离闲环视一圈,一脸欣慰。

……

欧阳戎带着江州大堂的官吏们走出了浔阳王府。

离闲硬塞给他的御医,盛情难却,他令人将御医大夫先送去槐叶巷宅邸等候。

欧阳戎登上马车,返回江州大堂。

才刚刚下午,时间还长,他还有很多佛像开工的事情处理,没空歇息。

“阿嚏……”

车厢内,欧阳戎打了个喷嚏,掏出一张散发兰香的淡粉手帕,手指垫着揉了揉鼻子。

马车开动,驶离浔阳王府。

他掀开车帘,瞧了眼王府。

眼底仍有一些意外神色。

没想到,离伯父学得倒挺快。

虽然心知肚明,离闲这次当众表态,说出的那些话,有给神都那位女皇陛下听的一份心思。

可是欧阳戎也知道,离闲还有给他站台的目的在。

是在替他稳定江州大堂的人心。

另外,离闲与大郎应该是觉得那个慷慨激昂的越子昂十分棘手,怕欧阳戎误会,于是赶忙表态,切割。

欧阳戎心头有一些暖流淌过。

马车经过浔阳渡外的一条闹街。

掀开车帘,欧阳戎瞧见,街头的公告牌前,有一些人群聚集。

只见几位士子在公告牌上贴大字报,一些路过的不识字的贩夫走卒,好奇围观,士子们当着众人面,慷慨激昂讲述着建造中枢与佛像的弊端。

来到江州大堂的门口,亦有一群士子聚集在门外街道上。

欧阳戎乘坐马车默默从抗议士子们、贴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大字报的墙壁前经过。

这个月以来,天下各州士林清议沸腾,士子文士们反对建造中枢与佛像。

影响最大的冲突,是半个月前,在造佛四洲府之一的桂州。

桂州官学的士子们围堵官府。

桂州长史蓝长浩,下令官兵强制驱离。

结果双方发生流血冲突,数位士子身亡,二十几位士子落狱。

此事震动天下。

天下各州的士子再次掀起了一波抗议冲突。

江州亦如是也。

桂州之案的消息传来,令江州士子们愈发愤慨,围在官府门口抗议的士子更多了,而且还有人带头贴起大字报,抗议东林大佛坐落江州……

这阵风波,令江州大堂的官吏们焦头烂额。

只不过刺史王冷然日常摆烂,见不到人影。

长史欧阳戎也在双峰尖、浔阳王府两头往返,低调埋头忙碌建造东林大佛之事,对此不置可否。

官吏们束手无策,没人敢担责。

江州大堂与士子,双方暂时相处无安。

回到官署正堂。

欧阳戎拎一只铜盆,走去天井处,打了一盆水端回。

与身边官吏们一起,洗了把手。

燕六郎递出一条毛巾给欧阳戎,跟在他身后,愤愤不平道:

“明府,这些士子们也太不懂事了,没完没了了都。

“早就和他们解释,说了无数遍,东林大佛不会建在浔阳城内,不会增加苛税,像他们说的那样影响劳民伤财,这帮书生怎么还在喋喋不休。”

一位陈姓的司仓参军摇摇头,叹气:

“燕参军别生气了,咱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