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人心溃散 (第2/3页)
们消化了战争中的迅猛发展,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更是不同以往。
大汉朝廷推行的‘新政’,想要从他们身上收税,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
这些阻力在‘新政’推行这么多年后,朝廷深知其中的艰辛,是以感受到压力最大的尚书台,不说呼吸不顺,那也是举步维艰。
两人对视着,沉默半晌,钟繇道:“你是打算从哪里开始?”
荀彧道:“并州。并州地广人稀,连年战乱,相对压力小一些,由并州开始,也算积累经验。”
钟繇也猜到了,顿了顿,道:“好,司隶不能乱,不过,我觉得青州也可以同时进行。”
荀彧神色动了动,摇头道:“力量不够。”
大汉朝廷虽然已经实际上控制了北方八州,可对于地方上的实际掌控力,跟不上来说,还在依托于地方的士族大户,同时在两州‘开战’,朝廷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各种资源应对上,也是‘捉襟见肘’。
钟繇深吸了一口气,站起来道:“那就并州!晚上我们宴请何颙。”
作为并州牧,何颙在并州的‘新政’推行上,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态度,执行力,都是对‘新政’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荀彧坐着没动,欲言又止。
宫里要出京微服私访,这给尚书台平添了巨大压力。
“还有事情?”钟繇看着他问道。
荀彧起身,道:“没事,走吧,我也去见见陈宫。”
钟繇面临疑色,却也没有追问,与荀彧往外走,道:“洛阳府尹俨然等同于以往的司隶校尉,只不过没有兵权,听说,他最近在三辅之地推行‘兵农一体开垦’,还是颇有成效。”
荀彧点头,道:“陛下对他也颇为赞许,近年来,他安置了灾民数十万,能力不错,品行俱佳,将来或可入尚书台。”
钟繇道:“我去年在宫里,听陛下的意思,好像有意陈宫去工曹。”
“这些再说吧,司隶不能乱,但‘新政’也不能停。”
荀彧与钟繇边走边说,出了尚书台。
……
宫外,袁谭的判决书被贴在了廷尉府外,引来了无数驻足围观。
在刻意的引导下,洛阳城的舆论锋芒直指袁氏,将荀彧彻底给摘了出来。
孙权乔装打扮,仔细看过判决后,悄悄离开,来到不远处一个茶楼。
“舅父。”孙权进到包厢,抬手见礼道。
吴景神情凝重,道:“坐下说吧。”
孙权依言坐下,静等着吴景说话。
吴景神色沉思,仿佛不知道怎么开口,好半晌才道:“朝廷这边诛杀了袁谭,袁绍肯定有动作,徐、豫州聚兵吴郡,到底是针对袁绍,还是你兄长,尚且难说。”
孙权早就接到了吴景的密信,脸上也疑惑的道:“朝廷这次处置的有些果决,而且仿佛有意逼反袁绍,这是有什么阴谋吗?”
吴景轻叹一声,道:“非同以往了。朝廷拿下徐、豫二州,已经有了兴盛之象,无惧任何叛乱,袁绍反不反,对于朝廷来说,疥癣之疾。”
孙权深深拧眉,朝廷的强大,对他们来说,并非是好事情。
孙权虽然才十四五岁,可已经十分成熟,认真思索半晌,道:“舅父怎么看?”
孙策占据吴郡,被夹在朝廷与袁绍之间,可以说是相当凶险。
吴景为此也想过多日了,道:“陛下之前一直在推动孙刘联姻,那刘备虽然能力不济,但总归是宗亲,又是豫州将军,与他结亲倒也是不错的选择,早日将你们二姐送入豫州吧。”
孙权面色迟疑,道:“这一点,怕是不够吧?”
吴景点点头,道:“你兄长那边自有考虑,你无需多虑。蔡邕或者钟繇有女,我想办法让你婚配,你可有异议?”
孙权一怔,旋即抬手道:“愿听凭舅父安排。”
吴景看着孙权,心里微松。
这孙坚二子,一个勇猛无畏,一个心思缜密,都是当世不可多得的人才。
吴景尽心尽力的为孙家外甥谋划,沉吟着道:“再过几日,我送你入宫侍读,陛下对你兄长颇为忌惮,你要小心谨慎,与二位殿下的关系要谨慎处理。虽说大殿下是默认的东宫太子,但未正式册立之前,一切都有变数,切莫大意。”
这样是宫里早就要求的事情,吴景拖延多日,现在只能应命了。
孙权沉色点点头,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
袁谭的身死,令他倍感不安。如果说洛阳是龙潭虎穴,那皇宫就是刀山火海,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吴景见孙权点头,心里还在思虑。
这些手段,根本不足以帮助孙策在吴郡立足,还需要其他手段。
可他虽然是工曹尚书,看似位高权重,实则远离权力核心,在无形中被孤立,对于孙策的帮助,微乎其微。
“我再想办法,为你兄长谋划一桩亲事吧。”吴景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