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八十六章 关西将瓜分难民卤城盐替代货币 (第1/3页)

加入书签

韩遂呼来安羌将军府总管韩泉,传令梁兴、张横、杨秋、成宜、马玩、侯选、程银、李堪八将,每将从返乡难民中征召的部曲达二千人后必须停止,部曲家眷可留下,但须把多余的人口和所有望族逃离三辅留下的桑树田交出来。</br></br> 人口留在各县,韩家支付安家钱和第一年口粮,本年凑齐二十四万口,加上韩家从临羌县新来的一万移民,共计二十五万口。</br></br> 韩家要开始实施雄心勃勃的二百一十万二千六百七十九亩良田复耕计划。</br></br> 考虑到八将忌惮韩家收回补贴,也无能力经营养活一下子来到的超一万口人,被迫接受的可能很大。</br></br> 天下大乱时,加上从并州等逃难来的人口,三辅汉人口约有五十万,董卓从洛阳及周边移来一百多万汉人口,后经董卓、李傕、郭汜之洗劫,约活下来六十万口,其中约七万逃到汉中,十五万逃到益州,三十万逃到荆州,八万留在三辅。</br></br> 汉中张鲁给难民待遇颇好,估计难民返乡不会超二万口。</br></br> 刘璋故乡是荆州江夏郡竟陵县,故第一信任从荆州南阳逃来的五万南阳本土同乡人,其次信任的才是三辅难民,故估计从益州返乡难民约有五万人。</br></br> 而逃到荆州的难民得不到荆州的土地和刘表的信任,有二十五万人返乡,留下五万人。故有三十七万人返乡。</br></br> 如果韩家划走二十四万口,三辅尚有十三万口或被韩遂、马腾以及八将瓜分,八将每人收留约一万口,马腾收留二万口,韩遂收留三万口。</br></br> 留在三辅各县的八万人,韩遂不允许编入各将军部曲,只可在各县做守城役卒。</br></br> 韩遂命韩泉散布出去这个想法,果然关西诸将惦量再三,不敢造次,也确实养活不了太多人口,于是都基本按此做。</br></br> 按成公英的策划,益州和西域贸易需要至少再坚挺二年,韩遂派飞骑入益州找到韩叶、韩支,命其不惜代价帮助刘璋早日平定这场已持续一年的叛乱,挽救益州贸易。</br></br> 联军探部来报,主公的信和礼物送给陈茅后,陈茅已说服度辽将军张则弃马腾来投韩遂,出任联军副帅。</br></br> 数日后,突然从左内史郡北部传来消息,度辽将军张则以七十余岁年龄寿终。</br></br> 张则历任过冀州魏郡太守、司隶右扶风太守、荆州桂阳太守、益州牂柯太守、凉州刺史、度辽将军,乃朝廷老一辈高官。</br></br> 张则逝去恰在陈茅传回说降消息之后,韩遂怀疑是马腾得知消息后暗地害死张则,但苦无证据。拉张则旧部归顺的策划要泡汤。</br></br> 张则灵车返回益州汉中郡南郑县家乡,安狄将军马腾派四子马休,安羌将军韩遂派次子韩略、凉州牧韦端派次子韦诞、雍州刺史邯郸商派子邯郸泉一齐到左内史郡护送灵车。</br></br> 雍州别驾从事索湛陪同邯郸泉前来见韩遂,邯郸泉带卫兵参与互送灵车,索湛带着一少年娃留在长安和韩遂密谈。</br></br> 韩遂曾给雍州刺史邯郸商去信邀请索湛前来商议到北地郡任右职之事。</br></br> 韩遂派飞骑为前导给张鲁送信,请其开放关隘,放行张则灵车入汉中郡。</br></br> 韩遂与索湛重逢十分高兴,早在索湛任金城郡允吾县县长时,韩遂就非常赏识这个年轻人。</br></br> 这次会面,成公英陪同,韩遂向索湛展示恢复汉室天下的假想步骤,要求索湛学马玩,代表敦煌郡望族,组建索家军,来凉州助一臂之力。</br></br> 第一步,收降马腾、马超,统一三辅和凉州,整训兵马;</br></br> 第二步,解除段煨势力,打通通往洛阳的通道;</br></br> 第三步,如有明君和明相则拥戴,明相必须任期满后还政于明郡,不得乱朝纲;</br></br> 第四步,如有篡汉权臣,则率雍、凉骁骑攻入许县,清君侧;</br></br> 第五步,联军解甲归田。</br></br> 韩遂的一番肺腑之言,说动索湛热血沸腾,雄心壮志飞升。</br></br> 索湛感叹天下大乱至今已晃过十六年,自己也已年过四十三岁。</br></br> 雍州各郡国各家望族拥甲兵坞堡割据各县,在偏远的雍州挂职别驾,实着碌碌无为,无大事可做,再这样混下去就颓废了。</br></br> 最后三人商定,索湛先去北地郡任右职,同时组建索家军,秘密驻扎在廉县,等待时机,接受北地郡,出任北地太守,光复汉室从北地郡做起。</br></br> 索湛这样出众才子答应共同经营凉州,能帮助联军提升在圣上和士人心中的形象,韩遂起身紧紧握住索湛的手,命仆人上酒菜,三人痛饮。</br></br> 成公英见索湛带来的少年娃英姿健壮,必是学武之人,于是交给铁骑部牙门将尉迟延嘉接待。</br></br> 送走索湛后,尉迟延嘉拉住主公韩遂的手悄悄道:“索湛大人的侍卫少年年方十六岁,名叫关索,武艺不在吾之下,精通轩辕十七星矛枪法和索家矛枪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