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日进十万金 (第1/2页)

加入书签

这一日,前来钦差衙门“自愿”认筹献银的衙门官吏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马车和轿子硬是把钦差衙门前宽阔的大道都给堵住了,一口气堵了好几百米远。</br></br> 在古代难得能看到这种堵车的盛况,朱平安都有一种梦回现代的感觉了。</br></br> 是的。</br></br> 朱平安也过来了, 他是跟着白副使一起来的,白副使代表浙江提刑按察使司衙门前来认筹献银,朱平安代表浙军前来认筹献银。</br></br> 来到门前,朱平安发现不止是各衙门,应天及周边的乡绅、富商也都来了。</br></br> 朱平安寻了一个大腹便便的富商了解了下情况,得知他们是收到了应天户部、工部等有司官员的口头通知, 也就是代为传达了赵文华的意思,令他们自愿认筹银两前来支持祭海。</br></br> 钦差衙门前车水马龙, 络绎不绝;钦差衙门内门庭若市, 人声鼎沸。</br></br> 这一幕就跟钦差衙门办喜事一样,衙门院子里摆开了五张大桌子,桌子后有五个书吏正在记账。他们脚底下摆了一溜的大箱子,箱子里满满澄澄的金银还有一摞一摞银票,堆得像金山银山一样,金光闪闪的把人眼都快闪瞎了。</br></br> 官吏、乡绅还有富商们排着队上前,报上所厚衙门或根脚姓名,将认筹的银两上交,书吏仔细清点确认数额无误后,一一的记录在账本上。</br></br> 朱平安还有白副使排队上前,交了银两后,连赵文华的面都没有捞上拜见。</br></br> 想要拜见赵文华的人很多, 但是只有那些超额, 还是大幅度超额银两的官吏、乡绅、富商才有资格亲面拜见赵文华。</br></br> 朱平安在现场询问了一下, 说是三千两以上的才有拜见赵文华的机会。</br></br> 三千两多吗?</br></br> 当然多了, 这年头大部分官员一年下来的俸银也不过数十两而已。不过愿意认筹超过三千两的还是大有人在,多是乡绅和富商,尤其是富商最多。</br></br> 朱平安在现场听说有一个应天本地的大富商认筹上交了足足一万两银子,受到了赵文华的亲切接见,还获得了跟赵文华共进晚膳的资格。</br></br> 至于多少银子可以共进晚膳,这个没有明确标准,都是受到赵文华接见后,赵文华亲自确定的。据说已经有六个人获得共进晚餐资格了,最少都是认筹了六千两银子的,有点巴菲特慈善晚宴的那味了有没有。</br></br> 朱平安估算了一下,赵文华今天保守也能收到超过十万两银子……</br></br> 日进斗金都不足以形容了,怪不得赵文华将来会赖在江南这么久时间。</br></br> 东南沿海的富饶,由此一幕,可见一班。</br></br> 朱平安在人群中转了一圈,不着痕迹的将那些获得赵文华接见,尤其是获得共进晚膳资格的乡绅还有富商的名字,在心里默默记了下来。</br></br> 这些向赵文华大额利益输送的人,多少都有些问题。</br></br> 目前东南正常做生意的商贾,一般不太舍得送这么多银子,也没有必要下这么大的血本。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想要攀附权贵的商人,但毕竟是少数。</br></br> 目前江南最暴利的行业是海贸走私,尤其是海禁后,海贸走私的暴利超出想象。很多商人还有地方士绅都铤而走险参与了走私,有很多官员也暗中参与了走私。</br></br> 当前,虽然欧罗巴诸国资本主义正在发展,但是大明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海外市场包括倭国以及佛朗机等欧罗巴诸国对大明的丝绸、瓷器、棉布等商品的需求也是呈井喷式高速增长。</br></br> 可是,奈何大明现在实行海禁。官面上与大明进行海贸的渠道完全中断。</br></br> 可是海外对大明商品的巨量需求还在,只要将丝绸、瓷器等商品运到海上,跟倭国、欧罗巴诸国交易,就能获得十倍、百倍的利润回报,完全跟抢钱一样。</br></br> 巨大的利益,促使大明沿海很多地方士绅、商人铤而走险,冒着违反朝廷禁令的灭族风险,开始走私。一些官员也暗中参股,参与走私。</br></br> 除了朝廷查办的风险,去海外走私本身也有风险,海上没有规则,弱肉强食,有被劫掠的风险。</br></br> 所以,集团走私、武装走私盛行,有时候走私也会兼职抢掠,有的直接变成了大海盗,汪真就是这样演变成大倭寇的,即便没有变成海盗,他们跟倭寇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与倭寇暗中勾连也不是什么稀罕事。</br></br> 很多时候,朝廷剿倭时,串通倭寇,将官军动向,向倭寇通风报信的就是这些人。</br></br> 结合赵文华前来祭海、剿倭的背景,朱平安几乎可以断定,这些向赵文华大额利益输送的商人、乡绅还有官员,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走私参与者。</br></br> 走私暴利,国内的商品输送到海外,利润便是十倍以上,赚钱跟大风刮来的一样,所以他们毫不吝惜贿赂,目前严党的最主要贿赂来源便是江南这些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