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零九章 徐阶小人 (第1/2页)

加入书签

这是一场政治智慧的博弈。</br></br> 严嵩六十余岁作首辅,如今已经长达十余年了,别看他老态龙钟,可是老而愈辣。自从敲打徐阶后,这半年来,徐阶越发的恭顺,尤其是入内阁以来,徐阶从来不与自己争执,一切皆以自己马首是瞻,这让内阁成了自己的一言堂,东楼故意对徐阶无礼以试探,徐阶也不生气,而且还将他族内侄女嫁与了东楼为妾,这也让严嵩也越来越放心了,针对徐阶的敲打与动作,全都停了下来。</br></br> 不过尽管如此,严嵩心里面却对徐阶还是有些提防。</br></br> 原因很简单。</br></br> 夏言是徐阶的老师,两人亦师亦友,关系不疏,而且夏言还举荐过徐阶。</br></br> 而夏言是又被自己和陆炳联手斗倒害死的。</br></br> 所以,严嵩接着这次嘉靖帝廷议的机会,又试探了下徐阶,看看徐阶的反应。</br></br> 徐阶一如既往的恭顺,回答也是配合着自己,这让严嵩很满意,对徐阶的提防又放下了几分。</br></br> 徐阶说的很有道理,国库空虚,究竟为什么空虚,怎么空虚,这没有谁比户部更有发言权了,于是众人都将视线转向了户部尚书孙应奎。</br></br> 包括龙椅上,闭目养神的嘉靖帝,也是睁开了龙眼,视线落在了孙应奎身上。</br></br> 面对徐阶的提问,处于视线中心的孙应奎一点也不意外,处变不惊、泰然自若的上前一步向龙椅之上的嘉靖帝以及堂下的三位阁老拱手,然后从袖子里取出来时罗列好的太仓收支条目,有理有据的讲述了起来:“启禀圣上,还有诸位臣公,自我进入京都到现在,太仓年收入合计除正税、加赋、余盐五百余万两银子外,其他地方征收杂税的又有四百余万两,其中今年太仓收银二百余万两。支出方面,除诸边年例二百八十万两外,新增加二百四十五万两有余,修整边关振兴经济又要用八百余万两。因为边情尤恶,而诸边费用需增加至六百余万,太仓空虚,实乃实情。”</br></br> 孙应奎说完后,大殿内一阵议论声,显然,太仓的实情比大家预想的还要差。</br></br> “耗费如此之巨......”</br></br> “收支逆差这么大......”</br></br> “太仓今年收入止二百余万两,入不敷出啊......”</br></br> ......</br></br> 朱平安在现代就了解了大明的税赋情况,但是从孙应奎口中听到更准确的情况后,心里更是震惊。</br></br> 当然,孙应奎说的是太仓银库,太仓库是储银的,至于征收的粮食另有粮仓。</br></br> 龙椅上的嘉靖帝听了孙应奎的回禀后,也是不由皱起了眉头,太仓耗费如此之巨,这让本就多疑的嘉靖帝,心里更多疑了,怀疑有侵犯假冒,不过嘉靖帝并没有开口,善于权谋的他,只是微微眯了眯眼睛扫视众人。</br></br> “太仓乃我大明钱袋子,户部是钱袋子的管家,如今钱袋子瘪了,孙尚书可有良策?”严嵩目光扫过众人后落在了孙应奎身上,慢悠悠的问道。</br></br> “下官建议加派征收。按照以往各地赋税情况来看,北方诸府以及广西、贵州就算了,这些地方土地产粮不多,其他地方可根据土地贫富加派征收,尤其是江南一带,谚语有言‘太湖熟,天下足’,这些产粮重地可多加摊派。据下官初步估算,如此一来,每年可多的银一百五十万两有余。”孙应奎拱手回道。</br></br> 加税?</br></br> 朱平安闻言,眉头一紧,对孙应奎的影响一下子就变的不好了。</br></br> 江南正经受倭寇肆虐呢,你还要多加摊派赋税!</br></br> 本来倭寇中就有不少大明人,现在再给江南加征赋税的话,岂不是又逼的一些活不下去的农民,铤而走险加入倭寇行列!</br></br> 这不是官逼民反嘛。</br></br> 还嫌江南倭寇不够乱吗,你这给江南加征税赋,岂不是给江南倭情添油加火吗。</br></br>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br></br> 这是朱平安对孙应奎建议的看法,看来众人的眼光是雪亮的,虽然孙应奎才情不减当年,但是当初的高风亮节早就没了,只剩下苟且求安,随波逐流。</br></br> “孙尚书此言,恕下官不敢苟同。”这时一位御史站了出来,慷慨激昂道。</br></br> 能看出来孙应奎建议的缺点,并且敢于站出来,朱平安在心里给他点了个赞。</br></br> 然而下一秒,朱平安就凌乱了,嘴角都有些抖。</br></br>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北方诸府以及广西、贵州不加征,而江南由其太湖一样多摊派赋税,如此有何公平可言,天下岂不非议我朝行事。如此,不若均摊,天下各府同等加征。”站出来的御史如此接着说。</br></br> “呵呵,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郭御史家乃江南吴地太湖人氏吧。郭御史说我不公,我看是郭御史所言均摊是假,为家乡减征是真吧......”</br></br> 孙应奎微微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