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天人五劫 (第1/2页)

加入书签

“轰隆隆!”</br> 姜云的体内,雷鸣之声就如同战鼓一样,密集不断的剧烈响起。</br> 他的整个身体,更是已经被数之不尽的雷霆所完全笼罩。</br> 散发出来的夺目金光,使得他看起来就彷佛是化成为了一个太阳,在这漆黑的界缝之中,无比的耀眼!</br> 不过,现在的姜云却根本来不及去理会自己身体的状况,而是急忙将自己强大的神识,毫无保留的释放出来,向着自己身周的四面八方以最快的速度席卷而去。</br> 因为在四周的黑暗之中,开始有着一颗颗金色的光点浮现而出,密密麻麻,覆盖了足有万丈区域。</br> 这些光点可不是法则的显现。</br> 因为在姜云的神识之下,这每一颗只有灰尘大小的光点已经被无限放大,所以使得他能清楚的看到,其内,浩瀚无边,仿佛一个巨大的世界。</br> 而在世界之中,只有一样东西——雷霆!</br> 微不足道的一颗光点,其内蕴含着无数雷霆,悬浮在黑暗之中,让周围的黑暗都直接崩塌,露出了一种真正的虚无。</br> 可想而知这光点的力量之强,给姜云的感觉,似乎一颗光点就能轻易的灭掉一个世界。</br> 随着这些光点的出现,姜云的心中也已经升起了一种强烈的危机之感。</br> 因为他知道,那些光点是针对自己,或者说,是针对自己的雷霆道身而来。</br> 当初雷亟天的时候,雷霆道身吞噬掉了雷暴花费无数修士的血肉喂养的九道元雷!</br> 此时此刻,这九道元雷,终于被雷霆道身完全的融合到了自身的体内,也使得雷霆道身的修为突破到了天佑境!</br> 只不过,姜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雷霆道身突破到天佑境,会出现这样的情形。</br> 好在这时,已经被再次惊醒的雷母给出了答案:“这是天人五劫中的第一劫,也是道劫!”</br> “你的雷霆道身,已经真正触摸到了雷之道,只要渡过天人五劫,那么就能成功感悟雷之道!”</br> 如果雷母的这句话流传出去的话,那绝对会震惊这片天地内的每一位修士!</br> 悟道,固然是每一位修士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只有极少极少数的修士才能达到这样的层次。</br> 而但凡能够即将悟道的修士,都是道台境的巅峰修为。</br> 那个时候的他们,才要经历天人五劫,全部顺利渡过,才能真正成功悟道,从而迈入人道同构之境,也就是绝大多数修士所认为的修行的最后一个境界!</br> 然而姜云,还不是本尊,仅仅是他的一具雷霆道身,竟然在即将迈入天佑境的时候,就已经将要悟道……</br> 可想而知,如果让其他人得知,将会震惊到何种程度。</br> 不过,姜云和雷母却不是太过惊讶。</br> 尤其是姜云,他很清楚自己雷霆道身修炼的一步步的过程。</br> 看似简单,但是所获得的机缘,是其他修士根本都无法想象的。</br> 普通的雷修,想要提升修为境界,想要去感悟雷之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吸收雷霆。</br> 而他们所用来吸收的雷霆,不过就是下雨天的时候,那种最为普通的雷霆。</br> 那样的雷霆,即便吸收成千上万道,才有可能获得一丝关于雷之道的感悟。</br> 可是姜云的雷霆道身不同!</br> 雷霆道身,根本就是从道雷之中诞生。</br> 而他接下来每一步的成长,吸收的都是姜云炼制丹药所迎来的丹劫的劫雷。</br> 劫雷虽然不比道雷,但是却比普通的雷霆要强了百倍千倍。</br> 后来,雷霆道身又从雷凌之处抢走了两道道雷;</br> 然后又在幻境之中吞噬了一道元雷,衍生出了一方雷界;</br> 并且,还被姜云施展轮回之术,完成了一世轮回,使得雷霆道身,其实已经等同于一个独立的生命。</br> 再接着,又获得了万雷之母送予的印记;</br> 万雷之母,这片天地之间诞生的真正的第一道雷霆,连道尊想不惜代价,在雷母的魂中获得了雷之道的道果。</br> 她送给姜云的印记,其内自然也包含了雷之道。</br> 最后,雷霆道身更是吞噬掉了九道巅峰状态的元雷!</br> 简而言之,雷霆道身所吸收吞噬的每一道雷霆,都相当于其他雷修吸收的数万,数十万,甚至数百万道雷霆才能达到的效果。</br> 因此,在这些劫雷、道雷、元雷和雷母印记堆积之下修炼到如今的雷霆道身,即将感悟雷之道,其实也的确没有什么好稀奇的。</br> 虽然姜云接受了这点,但是看到四面办法那些出现的金色光点,心中也不禁有点担忧。</br> 道劫,姜云并不陌生,当初他孕育洞天的时候,在清浊荒界就引来了道劫。</br> 那次的道劫分别是五行道劫和浑沌道劫。</br> 虽然那次他是有惊无险的渡过了道劫,甚至还从道劫之中抢走了大量道纹,但是此时此刻,呈现在他眼前的这道劫,却和上次的道劫没有丝毫相似之处。</br> 而且,这还只是天人五劫的第一劫!</br> “孩子,天人五劫,分别针对修士的灵气,肉身,生机,灵魂,情感!”</br> “但是五劫出现的顺序完全随机,所以我也不知道你这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