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倭寇分兵 (第1/2页)

加入书签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大地,平安无事度过了一晚的苏州城,又生动鲜活起来了,天还不亮,各种门店、小贩就开始营业了,老百姓也都早早的出来享受生活了。</br></br> 一晚上提心吊胆、担心倭寇攻城的苏州守城官兵也终于松了一口气。</br></br> 热腾腾的早饭也由人在城里做好,用箩筐、大盆和木桶盛着送上城墙了,苏州府不差钱,又是在倭寇压境之时,给守城官兵提供早饭很是丰盛。</br></br> 每人一大海碗热腾腾的鸡汤,如黄金般色泽的鸡汤里面还翻滚着几块鸡肉和豆腐、干孤、木耳等涮汤菜,五张葱花油饼,再配上一叠葱油凉拌萝卜豆腐丝,撒了一层小葱花香菜,顿时令人口齿生津,食欲大开。</br></br> “嗯,真香啊,昨天提心吊胆了一天一夜,这会可得好好补一补,祭一祭我的五脏庙。”</br></br> “必须啊,哎幼,嘿嘿,咱的运气可真好,咱这碗鸡汤里有一根鸡腿呢。”</br></br> “娘咧,老子碗里还有一个鸡屁股,不过,嘿嘿,老子就好这口,这学名叫啥来着,对,七里香,就是七里香,俗话说得好,宁舍金山,不舍鸡尖。”</br></br> 一众官兵们三五一起席地而坐,将吃食摆在地上,把快子往身上擦了一把,迫不及待的夹了一块鸡肉塞到了嘴里,美滋滋的插科打诨了起来。</br></br> 不过,还未等他们把第一口肉嚼烂咽到肚子里,就听到一声惊呼传来。</br></br> “倭寇,倭寇,倭寇动了,大军出动……”</br></br> 听到这声惊呼,席地而坐吃吃早饭的官兵,吓了一个大跳,有好几个差点没被嘴里的肉给噎死,用力的掐着脖子,使劲往下捋,才捋了下去。</br></br> “哪呢,哪呢?”“</br></br> 一众官兵惊慌失措的撂下快子,连鸡汤也不顾的喝了,慌忙起身四顾。</br></br> “就在那边,他们昨日驻军的地方,快看,倭寇大军全都出动了,看,他们分兵了。”</br></br> 一旁值守的官兵伸出手颤抖着,指着前方十余里处,惊慌的大喊道。</br></br> 果然,顺着官兵手指的方向,就看到远处的倭寇大营方向,倭寇大军如蚂蚁一样密密麻麻浩浩荡荡,肉眼可见,已经蠕动起来了,兵马分成了四路。</br></br> 一路人马占据了半数之多,兵锋径直向前,向着浙军阵地方向挺进。</br></br> 一路人马占据剩余兵马的三分之一,兵锋绕过了浙军阵地,向东兜了个半圆,向苏州城东门而去。</br></br> 一路人马与上一路兵马一样,也是向东兜了一个半圆,向苏州城北门而去。</br></br> 还有一路兵马,兵锋向绕过来浙军阵地,向西兜了一个半圆,向西北门而去。</br></br> 浙军阵地镇守南门,辐射北门,倭寇避开了这两个门,分兵攻打其他城门。</br></br> “快,快,倭寇兵分三路,向东门、北门和西北门方向杀来了......”</br></br> 城墙上一时间乱成一团,一种官兵慌的连早饭都不顾的吃了,群龙无首一样大喊大叫了起来。</br></br> “喊什么,慌什么,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城上有上万兵马,城里有数十万百姓,随时可以征调数万壮丁协助守城。”</br></br> 苏州知府尚维持听到倭寇分兵向东门、北门、西北门杀来的消息,一路小跑而来,看到城墙上慌乱的将士,不由脸色一黑,不由分说的喝骂开来。</br></br> 看到尚维持领着官员压阵,一众惊慌失措、大喊大叫的将士,这才止住了。</br></br> “瞧瞧你们一个个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倭寇已经破门进城了呢?!”</br></br> “昨日,城外浙军只有两千兵马,凭借一人高的矮墙拒守,面对三四万穷凶极恶的倭寇,如何呢?你们也看到了,浙军取得了堪称辉煌的大胜!</br></br> !”</br></br> “我们有上万兵马,随时还可以从城内征调数万壮丁守城,我们脚下的城墙数十米高,还有深达数米的护城河在,而倭寇呢,昨日一役,已被浙军歼灭七八千,你们慌什么?!”</br></br> “倭寇来了,打他就是!两千浙军能做到的事,我们一样可以做到!”</br></br> 苏知府声严色厉的训斥了城上的额将士一顿,喝令他们回到岗位,做好战斗准备。</br></br> “王将军,赵将军,还有刘将军,你们都是沙场宿将,速速提领亲兵分赴东门、北门和西北门坐镇,一定要给本官守住城门,不得有丝毫闪失,城内数十万百姓就仰仗你们了。本官居中策应,你们有什么需要,尽管道来,本官一定满足。”</br></br> 苏知府对三个将军下令道,令他们分别镇守一个城门。</br></br> “请府尊放一百个心,我等久经沙场,这缨盔乃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据城而守,保管万无一失。”王将军、赵将军和刘将军拍着胸膛保证道。</br></br> “好!三位将军如此有信心,本官就放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