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大鱼 (第1/3页)
这次李易没法在国内呆太久,很快地就返回好莱坞,筹备《大鱼》!
《大鱼》里面有运用到一些特效,不过,都不是什么特别尖端的特效,倒是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甚至因为很多都需要通过cg来制作,所以反而可以和电影拍摄同步进行。
《大鱼》不同于此前的两部电影,里面会出现不少比较重要的配角,当然,主要角色,还是爱德华父子。
相比起之前的两部电影,《大鱼》里面的父亲的表演风格,李易的要求还是比较特别的。
因为父亲爱德华在电影里面始终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略带浮夸的幽默风格。
有些时候,风格对于演员来说,是一道分水岭,有些演员天生就是吃喜剧的饭的,但是有些演员,不管怎么样,都演不出那种风格。
《大鱼》是一部有趣的电影,侧重点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在父亲爱德华的身上,相比之下,儿子威尔的戏虽然不少,但是却并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主角。
当然,这是在李易看来。
因为整部电影,实际上是通过爱德华的儿子威尔来讲述父亲的故事的。
所以,儿子的声音旁白,画外音贯穿整部影片,但是真正出镜最多的依然是父亲爱德华。
李易最终选择了好莱坞的著名的谐星,皮特·丹。
《大鱼》是李易在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之后的第一部影片,迪恩影业自然无比的重视,而且这部电影,很明显的,不是一部文艺片,而是一部商业味道比较浓郁的剧情片,还带着科幻,魔幻的味道。
所以前期筹备有迪恩影业的全力支持,再加上李易自己驾轻就熟,所以,筹备的非常顺利和快捷。
当然,这也和这部电影的角色,大多不需要经过太多的特殊的训练或者生活体验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往往一些电影,最耗时的反而不是布景,特效这些,有时候反而是演员需要长时间的进行训练,或者进行某种特殊的生活体验。
《大鱼》概括起来,其实只需要几句话:“一个父亲老是向别人讲述自己过去近乎神话的传奇经历,儿子从小耳濡目染,深信不疑,成年后却认为都是荒诞不经的吹嘘,在父亲临终前,儿子终于发现父亲的“神话”正是其生命历程的最佳写照。”
电影很快地筹备完毕,拍摄的过程就不做赘述了。
总之拍摄的过程很有趣,说实话,这个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其实是在于电影的创意上。
因为拍摄的都是一些幻想的东西居多,所以剧组反而显得很放松。
仅仅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拍摄。
当然,《大鱼》还是需要不短的时间来进行后期特效制作,比之其他的剧情片来说,还是要稍微长一点。
不过,宣传却早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毕竟,李易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奥斯卡最大赢家的名头虽然已经过去了半年,但是最佳导演,奇迹导演等等头衔,让李易自己就成为了电影的最大的明星。
如果说放在过去,很多人可能根本不在意导演是谁,更加关注的是演员,但是时至今日,导演的票房号召力,甚至有时候还要超过演员。
特别是李易这样的,从未失手的大导演,可以说他在北美已经有了很大的基本盘。
虽然在好莱坞大多时候是制片人制度,可是实际上,像李易这样的大导演,虽然依然是制片人核心制,但是实际上,李易的电影,基本上他自己都会挂名制片人。
所以实际上依然是导演中心制。
包括最终剪辑权等等,几乎可以说电影就是李易个人的电影。
《大鱼》的核心,或者说内核,其实也很简单,影片主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相信我说的故事,怎么能理解其中妙处?
迪恩影业内部放映厅。
《大鱼》完片之后,第一次放映就是在这里举行。
当然,是内部放映,所以基本上没有邀请什么影评人,媒体人之类的,几乎都是迪恩影业的内部人员。
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制作人。
其实更多的是好奇,好奇李易这個奥斯卡最佳导演会在拿到奥斯卡之后,拍出一部什么样的影片。
国内有句话叫做,一个影帝衰三年,实际上,导演也未尝不是如此。
好莱坞也是如此,原因很简单,名声所累!
你都拿奥斯卡了,那不拍和你身份相匹配的电影,合适吗?
所以,往往一些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导演,反而在拿到奖项之后,拍片的风格往往会有很大的变化。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拿到奥斯卡对于很多好莱坞导演来说,会让他们在剧组的话语权大大的增强,自然而然地会更容易或者情不自禁地夹带私货,而事实证明,过多的塞进去个人的想法太多,往往会让电影变得更难懂。
不过,对于李易而言,却根本不存在这种问题,毕竟,他一直都有着最高的话语权,他的电影,
↑返回顶部↑